衢江区中小学幼儿园阳光饮食信息化平台 首页 学校发布 教育行政发布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儿童食品"消费提示

发布时间: 2023-06-02 14:32:00 来源: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儿童是家庭和祖国的未来,孩子健康成长是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如何给孩子安排科学合理和安全营养饮食,是家长们的重要话题。浙江市场监管局特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如下:

    一、“儿童食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和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家长对孩子们健康管理和食品消费理念日益精细化、科学化。为充分适应市场需求,近年来,市面上包装精致的“儿童专用”“为宝宝设计”等宣称“儿童食品”越来越多。此类产品色彩鲜艳,通常包含卡通图案的包装,标示“儿童”或“婴童”字样,甚至印了“无添加”“助成长”“营养健康”等宣传语,吸引广大家长和儿童注意

相关行业调研结果显示,儿童食品市场容量巨大,其规模可达休闲食品规模的十分之一,预计2023年底,我国儿童食品市场规模可达210亿美元。同时,儿童食品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市场销售额年均增幅可达10%以上。目前,消费量较大的儿童食品类别为奶类、糕点、谷类。

    二、我国尚未出台“儿童食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儿童食品通常是指专门为少年儿童营养健康而定制和设计配方的食品。目前国内尚未出台相关标准明确“儿童食品”的定义、分类和质量安全要求,现行有效、与儿童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仅有3周岁以下婴幼儿食品相关标准从食品安全角度上看,普通食品安全标准不仅适用于成人,也适用于3周岁以上的儿童食品。

市场上的“儿童食品”元素更多的可能商家主打一种新型营销理念,用作产品宣传以提高售价并吸引消费者关注。因此,购买时需理性。

三、“儿童食品”消费需关注三大环节

环节一:儿童食品是否儿童专属。宣称“更营养”“更适合儿童”的“儿童食品”执行标准、配料种类及营养成分含量是否与同类型普通食品相似或者相同产品配方是否针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营养强化等特殊设计。

环节二:儿童食品功效是否存在夸大。主打“营养”“补钙”“防龋齿”“促消化”等功能的儿童食品是否真正见效,其功效性是否有充分科学依据作为支撑。

环节三:儿童食品是否营养健康。儿童食品中营养成分含量是否符合国内外卫生健康部门、营养健康研究组织推行或推荐的基本要求,是否存在多添加剂、多糖、多盐、多油的“四多”情况。

四、“儿童食品”选购须知“三要”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大小朋友们在购买、食用“儿童食品”时做到“三”,谨防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要正确科学选购。仔细核实标签上食品类型、生产日期、保质期、企业名称等信息是否齐全,不买来历不明或过期的食品。 认真阅读食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信息,优先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品等,尽量少买多糖、多盐、多油的“三多”“重口味”食品。

要注重营养均衡。零食不可代替正餐,一日三餐应以谷类为主,搭配鱼、禽、蛋、瘦肉以及时令水果、乳类、坚果等。尽量少吃口味重、刺激性强、油煎、油炸和烧烤类等食品,以防影响正餐食欲。不吃含酒精食品或高咖啡因饮料。另外要注意饮料不能替代喝水,要多培养儿童喝水的习惯。

注意安全防护。尽量少吃冷饮,不在空腹、正餐后或剧烈运动后马上食用冷饮。食用冷饮后不要马上喝热水,以免引发腹泻等问题。另外,食用颗粒状、冻状、鱼类和黏性较大的食品时,大人需在旁看护关注,防止食物呛入气管或噎住喉咙。